鄉試的意思
注音 ㄒ一ㄤ ㄕˋ
拼音 xiāng shì
基本釋義
⒈ 明清兩代在省城舉行每三年一次的考試,考中的稱舉人。
例舉鄉試。——《明史》
那一年跟隨他小主人入京鄉試。——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
英the imperial exam at the provincial level; triennial examination;
國語辭典簡編本
鄉試「ㄒㄧㄤ ㄕˋ」
科舉時代,各省每三年舉行一次的考試。中試者稱為「舉人」。
造句《儒林外史》中的范進,經過多次鄉試,終於中了舉人。
鄉試「ㄒ一ㄤ ㄕˋ」
⒈ 科舉時代,各省每三年舉行一次的考試。中試者稱為「舉人」。
⒉ 古時參加各省三年一次舉辦的考試。
引《儒林外史·第三回》:「因向幾個同案商議,瞞著丈人,到城裡鄉試。」
引證解釋
⒈ 科舉考試名。(1) 金 人科舉分鄉試、府試、省試、御試四級。士子先於諸州分縣赴試,號為“鄉試”,榜首曰“鄉元”,亦曰“解元”。後於 章宗 明昌 元年廢鄉試。參閱 宋 洪邁 《松漠紀聞續》。(2) 元 代每三年一次,十一個行省, 河東、山東 二宣慰司與 直隸省 四路舉行鄉試。中式者僅可由此應會試,不可入仕。參閱《元史·選舉志》。(3) 明 清 兩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舉行鄉試。中式者稱“舉人”。即會試不第,亦可依科選官。參閱 清 趙翼 《陔餘叢考·舉人》。
引明 徐光啟 《農政全書》卷九:“又疑土著之民不能相容,則另立屯額科舉鄉試,不與土人相參也。”
《平山冷燕》第十九回:“話説 燕白頷 自有了科舉,又替 平如衡 納了南監,遂同到 南京 來鄉試。”
陳夔龍 《夢蕉亭雜記》卷二:“餘回省後,時值鄉試屆期,入闈監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