邪行的意思

注音 ㄒ一ㄝˊ ㄒ一ㄥˊ

拼音 xié xíng

基本釋義

⒈  不正當的行為。

evil deed;

⒈  〈方〉:古怪;特別。

這件事很邪行。

especially;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邪行「ㄒ一ㄝˊ ㄒ一ㄥˊ」

⒈  不正當的行為。

《管子·權修》:「凡牧民者,使士無邪行,女無淫事。」

⒈  古怪。

如:「他這話問得有點兒邪行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邪僻的行為。

《管子·權修》:“凡牧民者,使士無邪行,女無淫事。”
漢 賈誼 《新書·藩傷》:“然而權力不足以僥倖,勢不足以行逆,故無驕心,無邪行。”
《百喻經·效其祖先急速食喻》:“世間凡夫,亦復如是,不達正理,不知善惡作諸邪行,不以為恥。”
唐 元稹 《代九九》詩:“僻性嗔來見,邪行醉後知。”

⒉  斜向行進。

晉 幹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一:“邪行五里,逆行三裡,至於砥柱之下。”

⒊  方言。異乎尋常。又

曹禺 《日出》第三幕:“大洋錢來了她向外推,你說這不是邪行?”
劉白羽 《戰鬥的幸福》:“我看今天這飛機有點邪行。”

如:天氣冷得邪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