卻行的意思
注音 ㄑㄩㄝˋ ㄒ一ㄥˊ
拼音 què xíng
基本釋義
⒈ 亦作“卻行”。
⒉ 倒退而行。
⒊ 指能倒走的小動物,如蚯蚓之屬。
卻行「ㄑㄩㄝˋ ㄒ一ㄥˊ」
⒈ 倒退著走,表示對人恭敬。
引《戰國策·燕策三》:「太子跪而逢迎,卻行為道,跪而拂席。」
《史記·卷八·高祖本紀》:「後高祖朝,太公擁篲,迎門卻行。」
引證解釋
⒈ 亦作“卻行”。
⒉ 倒退而行。
引《戰國策·燕策三》:“太子跪而逢迎,卻行為道。”
《漢書·高帝紀下》:“後上朝, 太公 擁彗,迎門卻行。上大驚,下扶 太公。”
宋 蘇軾 《集英殿秋宴教坊詞·放隊》:“峨鬟佇立,斂袂卻行。”
康有為 《上清帝第六書》:“謡謗並起,水火相攻,以此而求變法之有效,猶卻行而求及前也。”
⒊ 指能倒走的小動物,如蚯蚓之屬。
引《周禮·考工記·梓人》:“卻行、仄行、連行、紆行……謂之小蟲之屬。”
鄭玄 注:“卻行,螾衍之屬。”
陸德明 釋文:“案此蟲能兩頭行,是卻行。”
▸ 卻行求前
▸ 蝸行
▸ 三百六十行
▸ 人行道
▸ 辱行
▸ 入行
▸ 卻背
▸ 善行無轍跡
▸ 卻之不恭
▸ 撒潑行凶
▸ 卻論
▸ 人造行星
▸ 卻蘇
▸ 卻曲
▸ 卻掃
▸ 卻來
▸ 卻舍
▸ 卻埽
▸ 卻去
▸ 闕行
▸ 卻霜
▸ 卻後
▸ 卻金暮夜
▸ 卻顧
▸ 卻敵
▸ 卻奩
▸ 卻倒
▸ 日本興業銀行
▸ 缺行
▸ 卻月眉
▸ 卻罷
▸ 卻鼠刀
▸ 卻粒
▸ 卻下
▸ 卻非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