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耳之言的意思
注音 ㄋ一ˋ ㄦˇ ㄓ 一ㄢˊ
拼音 nì ěr zhī yán
詞性 成語
基本釋義
⒈ 直爽、不中聽而有裨益的言語。
例逆耳之言,不求而自至。——《晉書》
英bitter(home) truth; speech that grates on the ear;
英文 speech that grates on the ear (idiom); bitter truths, home truths (that one does not want to hear)
逆耳之言「ㄋ一ˋ ㄦˇ ㄓ 一ㄢˊ」
⒈ 不中聽、不順耳卻有益的話,通常指忠告。
引《三國志·卷五三·吳書·張紘傳》:「而忠臣挾難進之術,吐逆耳之言,其不合也,不亦宜乎!」
晉·孫楚〈為石仲容與孫皓書〉:「夫治膏肓者,必進苦口之藥;決狐疑者,必告逆耳之言。」
▸ 逆耳忠言
▸ 逆耳良言
▸ 過耳之言
▸ 耳食之言
▸ 危言逆耳
▸ 忠言逆耳
▸ 三夫之言
▸ 去梯之言
▸ 逆耳利行
▸ 逆耳
▸ 欺世之言
▸ 盲瞽之言
▸ 兩可之言
▸ 媒妁之言
▸ 狂瞽之言
▸ 口耳之學
▸ 苦口逆耳
▸ 金石之言
▸ 金玉之言
▸ 解構之言
▸ 荒唐之言
▸ 負薪之言
▸ 附耳低言
▸ 風塵之言
▸ 肺腑之言
▸ 頓腹之言
▸ 膚受之言
▸ 道路之言
▸ 芻蕘之言
▸ 不言之言
▸ 變色之言
▸ 繩墨之言
▸ 世俗之言
▸ 違心之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