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伏的意思

注音 ㄊㄨㄟˋ ㄈㄨˊ

拼音 tuì fú

基本釋義

⒈  退縮隱藏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退縮隱藏。

漢 劉向 《九嘆·怨思》:“恐登階之逢殆兮,故退伏於末庭。”
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唐堯》:“國人或刻木,或鑄金,為此鳥之狀,置之門戶之間,則魑魅醜類自然退伏。”
宋 葉適 《上孝宗皇帝札子》:“夫我自有所謂難,而不知變其難以從其易;我自有所謂不可,而不知變其不可以從其可。於是力屈氣索,甘為退伏,常願和好,抽兵反戍,拱手奉虜,而暫安於東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