迫狹的意思
注音 ㄆㄛˋ ㄒ一ㄚˊ
拼音 pò xiá
基本釋義
⒈ 亦作“迫陿”。
⒉ 寬度窄,範圍小。
⒊ 指見識、心胸等不寬廣。
⒋ 侷促;不順心。
引證解釋
⒈ 亦作“迫陿”。
⒉ 寬度窄,範圍小。
引明 姚士粦 《見只編》卷中:“長公主府第,最為迫狹,計用彩繪大青、石緑,各至千觔。其他種種,有不可計者。國家帑藏,安得不虛罄乎!”
⒊ 指見識、心胸等不寬廣。
引明 宋濂 《跋東萊止齋與龍川尺牘後》:“當時論 晦翁 者,或有迫狹之譏,而 龍川 亦甚病其細碎。”
清 黃宗羲 《紫環姜公墓表銘》:“以公之才……使充其所至,刻石之功,正未可量;而覆折於迫狹之世論,不復再試,是可惜也。”
⒋ 侷促;不順心。
引元 劉祁 《歸潛志》卷十三:“﹝餘﹞南遊二十年,所居皆通都大邑,無山林,嘗迫狹不自得。”
明 唐順之 《至常熟陳中丞白訓導邀登福山看海》詩之二:“久緣迫陿悲時俗,海嶠春臨思若何?”
▸ 狹迫
▸ 遒迫
▸ 曲狹
▸ 窮寇勿迫
▸ 窮迫
▸ 驅迫
▸ 憔迫
▸ 強迫性人格
▸ 磽狹
▸ 峭狹
▸ 強迫
▸ 歉迫
▸ 侵迫
▸ 切迫
▸ 牽迫
▸ 迫然
▸ 迫懾
▸ 迫猝
▸ 迫拶
▸ 迫真
▸ 迫守
▸ 迫卒
▸ 迫愶
▸ 迫速
▸ 迫切陳詞
▸ 淺狹
▸ 迫窘
▸ 迫蹴
▸ 迫蹵
▸ 迫劫
▸ 迫迮
▸ 迫生
▸ 迫誘
▸ 迫在眉睫
▸ 迫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