辱國殃民的意思
注音 ㄖㄨˇ ㄍㄨㄛˊ 一ㄤ ㄇ一ㄣˊ
拼音 rǔ guó yāng mín
詞性 成語
基本釋義
⒈ 謂使國家受辱,人民遭殃。
引證解釋
⒈ 謂使國家受辱,人民遭殃。
引《古今小說·木綿庵鄭虎臣報冤》:“韓侂冑 居相位一十四年,陷害了 趙汝愚 丞相,罷黜道學諸臣,輕開邊釁,辱國殃民。”
清 洪楝園 《警黃鐘》第七齣:“這兩個賊子賣國偷生,甘心降敵,不肯練兵,臨陣被虜,辱國殃民。”
郭沫若 主編《中國近代史稿》第一章:“夷人放肆,無惡不作,皆由官無血性,恬不識羞,以致辱國殃民。”
亦作“辱國殄民”。 明 劉基 《公子結媵陳人之婦於鄄遂及齊侯宋公盟齊人宋人陳人伐我西鄙》:“他日西鄙之伐,辱國殄民,果誰之所致乎!”
▸ 辱國殄民
▸ 禍國殃民
▸ 蠹國殃民
▸ 病國殃民
▸ 誤國殃民
▸ 辱國
▸ 辱國喪師
▸ 開國濟民
▸ 禍國誤民
▸ 護國佑民
▸ 國際民用航空公約
▸ 國富民康
▸ 國利民福
▸ 國脈民命
▸ 國富民強
▸ 國富民豐
▸ 國困民窮
▸ 國富民安
▸ 國計民生
▸ 國泰民安
▸ 富國安民
▸ 富國裕民
▸ 富國強民
▸ 蠹國病民
▸ 蠹國殘民
▸ 蠹國害民
▸ 蠹國嚼民
▸ 蠹國耗民
▸ 保國安民
▸ 喪權辱國
▸ 喪師辱國
▸ 體國安民
▸ 為國為民
▸ 誤國殄民
▸ 誤國害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