載舟覆舟的意思
注音 ㄗㄞˋ ㄓㄡ ㄈㄨˋ ㄓㄡ
拼音 zài zhōu fù zhōu
詞性 成語
基本釋義
⒈ 《荀子·王制》:“君者,舟也;庶人者,水也。水則載舟,水則覆舟。”原意是民眾如水,可以承載船,也可以傾覆船。比喻關注民心向背、取得民心的重要。
載舟覆舟「ㄗㄞˋ ㄓㄡ ㄈㄨˋ ㄓㄡ」
⒈ 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。比喻取得民心的重要。也作「覆舟載舟」。
引《舊唐書·卷七一·魏徵傳》:「載舟覆舟,所宜深慎,奔車朽索,其可忽乎?」
引證解釋
⒈ 後以“載舟覆舟”比喻人民是決定國家興亡的主要力量。
引語出《荀子·王制》:“傳曰:‘君者舟也,庶人者水也,水則載舟,水則覆舟。’此之謂也。”
《舊唐書·魏徵傳》:“怨不在大,可畏惟人。載舟覆舟,所宜深慎。”
清 魏源 《觀往吟》之九:“載舟覆舟兩未形,逆風順風均不利。”
▸ 載舟
▸ 覆舟之戒
▸ 覆舟
▸ 賽龍舟
▸ 青雀舟
▸ 蜻蜓舟
▸ 瓊舟
▸ 青翰舟
▸ 輕舟
▸ 樵舟
▸ 千里舟
▸ 遷舟
▸ 汽舟
▸ 騎馬乘舟
▸ 破釜沈舟
▸ 破釜焚舟
▸ 破釜沉舟
▸ 偏舟
▸ 憑舟
▸ 篷舟
▸ 飄瓦虛舟
▸ 鳥舟
▸ 逆水行舟
▸ 木蘭舟
▸ 鳴鶴舟
▸ 拏舟
▸ 木已成舟
▸ 麥舟
▸ 麥舟之贈
▸ 鸞舟
▸ 輪舟
▸ 買舟
▸ 龍舟
▸ 陸無屋,水無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