蹴踏的意思

注音 ㄘㄨˋ ㄊㄚˋ

拼音 cù tà

基本釋義

⒈  踐踏。

他騎著馬,不管路上有人躺著,就蹴踏了過去。

tread;

引證解釋

⒈  亦作“蹴蹋”。亦作“蹴蹹”。亦作“蹵蹋”。亦作“蹵躢”。

⒉  踩;踏。

唐 杜甫 《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》詩:“霜蹄蹴踏長楸間,馬官廝養森成列。”
唐 戴叔倫 《邊城曲》:“原頭獵火夜相向,馬蹄蹴蹋層上冰。”
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三六:“慮恐入城之際,囊裡狼犺,被城門上盤詰,拏一個大錘,隔囊鎚擊,再加蹴踏匾了。”
清 嚴允肇 《洗象行》:“怒蹄蹴踏蒼山頽,岧嶤臃腫難為狀。”
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時事·蓮鬚閣集》:“璱耽 每見世人文字,有稱引泰西、 歐邏巴、亞細亞 者,輒怒擲蹴蹋之不復視。”
耶林 《月臺上》:“荒野裡非常平靜,只有車伕叫罵著的聲音和馬蹄子蹴踏著冰雪的聲音,在冷峭的空氣中振盪著。”

⒊  踢。

《漢書·枚乘傳》“蹵鞠刻鏤” 唐 顏師古 注:“蹵,足蹵之也。鞠以韋為之,中實以物,蹵蹋為戲樂也。”
《漢書·霍去病傳》“而 去病 尚穿域躢鞠也” 唐 顏師古 注:“鞠,以皮為之,實以毛,蹵躢而戲也。”
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續錄三》:“追得後,蹴踏頭項,拗捩蹄肘,繩勒四足深至骨,痛若刀劙。”

⒋  行走;奔跑。

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貫休》:“雖尚崛奇,每得神助,餘人走下風者多矣。昔謂龍象蹴蹋,非驢所堪,果僧中之一豪也。”
清 唐孫華 《送王誦侯之官成都》詩:“我因飢驅走乞食,泥塗蹴蹋疲青驢。”

⒌  比喻蹂躪;摧殘。

《世說新語·仇隙》“﹝ 孫秀 ﹞又憾 潘岳 昔遇之不以禮” 劉孝標 注引 晉 王隱 《晉書》:“嶽 父 文德 為 琅邪 太守, 孫秀 為小吏給使, 嶽 數蹴蹋 秀,而不以人遇之也。”
唐 張說 《大唐隴右監校頌德碑》:“後魏 以胡馬入 洛,蹴蹹千里。”
唐 李白 《聞李太尉出征東南請纓病還留別金陵崔侍御十九韻》:“秦 出天下兵,蹴踏 燕 趙 傾。”
宋 陸游 《春感》詩:“叉魚狼藉漾水濁,獵虎蹴蹋南山空。”
明 唐順之 《金臺行》:“指麾 燕 兵百餘萬,蹴踏 齊 城七十六。”
梁啟超 《新民論·論尚武》:“彼四十餘萬之 法 人,乃能蹴踏全 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