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青的意思
注音 ㄊㄚˋ ㄑ一ㄥ
拼音 tà qīng
詞性 動詞
基本釋義
⒈ 清明前後到野外去觀賞春景。
英go for a walk in the country in spring when the grass has just turned green;
英文 lit. tread the green; go for a walk in the spring (when the grass has turned green), spring hike season around Qingming festival 清明, 4th-6th April
法語 pique-nique
國語辭典簡編本
踏青「ㄊㄚˋ ㄑㄧㄥ」
春天到野外郊遊。
造句春天百花盛開,景致怡人,大家紛紛到郊外踏青。
踏青「ㄊㄚˋ ㄑ一ㄥ」
⒈ 春日到野外郊遊。古時踏青的日子因各地習俗不同而有差異,後世多以清明節前後出遊為踏青,故清明節也稱為「踏青節」。
引金·吳激〈浣溪沙·繡館人人倦踏〉青詞:「繡館人人倦踏青,粉垣深處簸錢聲。」
《幼學瓊林·卷一·歲時類》:「三月上踏青之鞋,於今不改。」
引證解釋
⒈ 亦作“蹋青”。清明節前後郊野遊覽的習俗。舊時並以清明節為踏青節。
引唐 孟浩然 《大堤行》:“歲歲春草生,踏青二三月。”
元 楊允孚 《灤京雜詠》:“高柳豈堪供過客,好花留待蹋青人。”
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槐西雜誌一》:“我嘗清明上塚,見遊女蹋青。”
柔石 《二月》二二:“我們舉行一次踏青的旅行也好。”
▸ 拾翠踏青
▸ 三青團
▸ 三尺青鋒
▸ 蹂踏
▸ 確青
▸ 取青妃白
▸ 鵲踏枝
▸ 鵲不踏
▸ 取青媲白
▸ 染青
▸ 青鏤
▸ 青巘
▸ 青鞋
▸ 青錢萬選
▸ 青泥信
▸ 青霞志
▸ 青門橋
▸ 青禽
▸ 青滂
▸ 青林音樂
▸ 青衣小帽
▸ 青銅峽水利樞紐
▸ 青生色
▸ 青衫司馬
▸ 青囊印
▸ 青梅竹馬
▸ 青龍
▸ 青廬
▸ 青龍刀
▸ 青田凍
▸ 青山家
▸ 青甓
▸ 青巖
▸ 青霄翼
▸ 青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