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色的意思

注音 ㄗㄨˊ ㄙㄜˋ

拼音 zú sè

基本釋義

⒈  指金銀純淨,成色十足。

(gold or silver)of standard purity;


英文 (gold or silver)​ of standard purity, (fig.)​ fine

國語辭典簡編本

足色「ㄗㄨˊ ㄙㄜˋ」

金、銀的成色十足。

造句這鐲子是足色金子打造,並不是外表鍍金而已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足色「ㄗㄨˊ ㄙㄜˋ」

⒈  金、銀的成色十足。

元·鄭廷玉《忍字記·第二折》:「休戀足色金和銀,休想夫妻百夜恩。」
《福惠全書·卷六·錢穀部·催徵》:「及至傾銷起解,元寶從無足色。」

⒉  比喻完美無缺。

《京本通俗小說·志誠張主管》:「老媳尋得一頭親,難得恁般湊巧!第一件,人材十分足色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金銀的成色十足。

宋 何薳 《春渚紀聞·鳳翔僧煅朱熔金》:“其法以一藥煅朱,取金之不足色者,隨其數,每一分入煅朱一錢,與金俱鎔,既出坯,則朱不耗折,而金色十分耳。”
鄭觀應 《盛世危言·鑄銀》:“按洋錢之質皆非足色,各國所造大半俱係九成,或有不足九成者。”
楚劇《葛麻》第二場:“這是足色紋銀,二十兩喲,少時你要奪回來的喲。”

⒉  十全十美,無可指摘。

《古今小說·張道陵七試趙昇》:“又如父母生了惡疾,子孫在床前服事,若不是足色孝順的,口中雖不説,心下未免憎嫌。”
《警世通言·小夫人金錢贈年少》:“人材十分足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