讒邪的意思

注音 ㄔㄢˊ ㄒ一ㄝˊ

拼音 chán xié

基本釋義

⒈  讒言邪說。

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。——唐·魏徵《諫太宗十思疏》

calumny and fallacy;

引證解釋

⒈  讒佞奸邪的人。

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五行相勝》:“火者,司馬也。司馬為讒,反言易辭以譖愬人,內離骨肉之親,外疏忠臣,賢聖旋亡,讒邪日昌, 魯 上大夫 季孫 是也。”
唐 黃滔 《代鄭郎中上興道鄭相啟》:“扇澆薄為淳風,激讒邪歸直道。”
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妻子哭別》:“恨臨岐,那讒邪把忠良禁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