謌謡的意思
注音 ㄍㄜ 一ㄠˊ
拼音 gē yáo
基本釋義
⒈ 歌謠。
⒉ 歌頌。
⒊ 歌唱。
引證解釋
⒈ 歌謠。
引《漢書·五行志中之上》:“君炕陽而暴虐,臣畏刑而柑口,則怨謗之氣發於謌謡,故有詩妖。”
⒉ 歌頌。
引唐 司空圖 《故鹽州防禦使王縱追述碑》:“而 蜀郡 奉祠,謌謡未息。”
宋 徐鉉 《蔣莊武帝新廟碑銘》:“格天光表,慰率土之謌謡。”
⒊ 歌唱。
引《敦煌變文集·張義潮變文》:“二月仲春色光輝,萬戶謌謡總展眉。”
宋 無名氏 《釋常談·張蓋》:“及其薨也,童子不謌謡,舂者不相杵,君不如也。”
▸ 襦袴謡
▸ 清謡
▸ 衢謡
▸ 農謡
▸ 謳謡
▸ 貊謡
▸ 民謡
▸ 甿謡
▸ 裡謡
▸ 俚謡
▸ 康衢謡
▸ 舉謡言
▸ 讙謡
▸ 鬼謡
▸ 謌行
▸ 謌舞
▸ 歌謡
▸ 阜財謡
▸ 復陂謡
▸ 風謡
▸ 飛謡
▸ 放謌
▸ 訛謡
▸ 獨謡
▸ 登謌
▸ 迭謡
▸ 楚謡
▸ 村謡
▸ 長謡
▸ 闢謡
▸ 白雲謡
▸ 三戶謡
▸ 三謡
▸ 山謡
▸ 詩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