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教的意思

注音 ㄕ ㄐ一ㄠˋ

拼音 shī jiào

基本釋義

⒈  古代文學理論術語。意謂《詩經》中雖然對君主的政治弊病有所諷刺,但態度卻溫和委婉,即所謂“溫柔敦厚”,而不是直接和激烈的揭露抨擊。這種說法其實並不符合《詩經》的實際情況,但由於儒家的大力提倡,成為封建社會衡量文學作品政治意義的重要標準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詩教「ㄕ ㄐ一ㄠˋ」

⒈  詩經的教化功能。

《禮記·經解》:「孔子曰:『入其國,其教可知也。其為人也,溫柔敦厚,詩教也。』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本指《詩經》怨而不怒、溫柔敦厚的教育作用。

《禮記·經解》:“孔子 曰:入其國,其教可知也。其為人也,溫柔敦厚,《詩》教也。”
孔穎達 疏:“《詩》依違諷諫,不指切事情,故云溫柔敦厚是《詩》教也。”
宋 梅堯臣 《還吳長文舍人詩卷》詩:“《詩》教始二《南》,皆著賢聖跡。”
明 海瑞 《注唐詩鼓吹序》:“古先王成就人才,由今考之,大抵‘六經’並行,《詩》教為首。”

⒉  泛指詩歌的教育宗旨和風格。

採疇 《<謝亦囂詩集>序》:“六朝 至 陳 隋 之間,創為宮體,詩教為之一變,率皆浮靡之詞,華而不實,與性情相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