討賊的意思

注音 ㄊㄠˇ ㄗㄟˊ

拼音 tǎo zéi

基本釋義

⒈  討伐賊寇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討賊「ㄊㄠˇ ㄗㄟˊ」

⒈  征討叛逆或盜賊。

《左傳·宣公二年》:「亡不越竟,反不討賊。」
《三國演義·第六回》:「上為國家討賊,下為將軍家門之私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討伐賊寇。

《左傳·宣公二年》:“對曰:‘子為正卿,亡不越竟,反不討賊,非子而誰?’”
晉 潘岳 《西征賦》:“健 子嬰 之果決,敢討賊以紓禍。”
明 楊繼盛 《請誅賊臣疏》:“況臣官居兵曹,以討賊為職;然賊不專於寇敵,凡有害於社稷人民者,均謂之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