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過知仁的意思
注音 ㄍㄨㄢ ㄍㄨㄛˋ ㄓ ㄖㄣˊ
拼音 guān guò zhī rén
詞性 成語
基本釋義
⒈ 謂察看一個人所犯過錯的性質,就可以瞭解他的為人。語出《論語·里仁》:“人之過也,各於其黨,觀過,斯知仁矣。”
觀過知仁「ㄍㄨㄢ ㄍㄨㄛˋ ㄓ ㄖㄣˊ」
⒈ 語本謂觀察過失,便知其人仁或不仁。
引《論語·里仁》:「子曰:『人之過也,各於其黨,觀過,斯知仁矣!』」
《兒女英雄傳·第一二回》:「聖人說觀過知仁,原不盡在黨字上講,當那進退維谷的時候,便是個練達老成人,也只得如此。」
引證解釋
⒈ 謂察看一個人所犯過錯的性質,就可以瞭解他的為人。
引語出《論語·里仁》:“人之過也,各於其黨,觀過,斯知仁矣。”
《漢書·外戚傳上·孝昭上官皇后》:“燕王 大喜,上書稱:‘ 子路 喪姊,朞而不除, 孔子 非之。 子路 曰:“由 不幸寡兄弟,不忍除之。”
故曰:“觀過知仁。”
’”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論贊》:“王邵 志在簡直,言兼鄙野,苟得其理,遂忘其文,觀過知仁,斯之謂矣。”
明 李贄 《史綱評要·宋紀·太祖皇帝》:“儲位、遷都二大事,俱失之,可恨也。然觀過知仁,不以損聖。”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二回:“至於你受那 十三妹 的金銀,允那 張金鳳 的姻事:這兩樁事,你自己以為大錯,我倒原諒你。何也?聖人説,‘觀過知仁’,原不盡在‘黨’字上講。”
▸ 過知
▸ 觀往知來
▸ 達觀知命
▸ 事非經過不知難
▸ 知行統一觀
▸ 知過必改
▸ 知過能改
▸ 知過
▸ 知觀
▸ 知水仁山
▸ 大仁
▸ 三過筆
▸ 三過
▸ 叡知
▸ 日觀
▸ 容頭過身
▸ 仁事
▸ 仁化
▸ 商飆觀
▸ 仁惠
▸ 仁言利博
▸ 睿知
▸ 仁王
▸ 仁姑
▸ 仁惻
▸ 仁祠
▸ 辱知
▸ 日觀亭
▸ 仁德堂
▸ 山觀
▸ 仁決
▸ 仁德
▸ 仁瑞
▸ 審美觀
▸ 仁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