裳帷的意思

注音 ㄔㄤˊ ㄨㄟˊ

拼音 cháng wéi

基本釋義

⒈  亦作“裳幃”。

⒉  帷裳,即車圍子。

⒊  即帷堂。古行喪禮時設於堂上用以分隔內外的帷幕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亦作“裳幃”。 帷裳,即車圍子。

《禮記·雜記上》:“﹝諸侯﹞其輤有裧,緇布裳帷,素錦以為屋而行。”
孔穎達 疏:“緇布裳帷者,輤下棺外,用緇色之布以為裳帷以圍繞棺也。”
孫希旦 集解:“輤者,載屍車飾之總名,若分而言之,則蓋於上者為輤,屬於輤而四垂者為裧,周於四旁者為裳帷,在輤之內,周於屍者為屋。”
《周禮·春官·巾車》“皆有容蓋” 鄭玄 注引 漢 鄭司農 曰:“容,謂幨車。 山 東謂之裳幃,或曰幢容。”
孫詒讓 正義:“《士昏禮》雲‘婦車有裧’注云:‘裧,車裳幃。 《周禮》謂之容車,有容則固有蓋。’……幃即帷之借字。”

⒉  即帷堂。古行喪禮時設於堂上用以分隔內外的帷幕。參見“帷堂”。

唐 李翱 《祭獨孤中丞文》:“入君之戶,但有裳帷,思與君言,不見容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