補正的意思
注音 ㄅㄨˇ ㄓㄥˋ
拼音 bǔ zhèng
詞性 動詞
基本釋義
⒈ 增補訂正。
例對原版本進行了全面補正。
英add and correct;
國語辭典簡編本
補正「ㄅㄨˇ ㄓㄥˋ」
補充缺漏,修正錯誤。
造句公司每年會把人事資料發還員工,進行補正。
補正「ㄅㄨˇ ㄓㄥˋ」
⒈ 補充缺漏,修正錯誤。
引《宋書·卷一二·律曆志中》:「若謬有可採,庶或補正闕謬,以備萬分。」
引證解釋
⒈ 補充,修正。
引南朝 宋 何承天 《上元嘉歷表》:“若謬有可採,庶或補正闕謬,以備萬分。”
清 畢沅 《<晉書地理志新補正>序》:“沅 官事之暇,嗜博觀史籍,間以所見,校正此志譌漏凡數百條,又採他地理書,可以補正闕失者皆録入焉。”
魯迅 《<嵇康集>序》:“惟此所闕失,得由彼書補正,兼具二長,乃成較勝。”
▸ 潤正
▸ 任正
▸ 芟正
▸ 少正
▸ 人正
▸ 熱補
▸ 取正
▸ 遒正
▸ 權正
▸ 詮正
▸ 詮補
▸ 獅子補
▸ 求正
▸ 刪正
▸ 窮正
▸ 銓補
▸ 請正
▸ 清補
▸ 勤能補拙
▸ 去邪歸正
▸ 取長補短
▸ 秦正
▸ 峭正
▸ 遷補
▸ 清源正本
▸ 強正
▸ 恰正
▸ 切正
▸ 清正
▸ 遷正黜色
▸ 桑榆補
▸ 籤補
▸ 棄邪歸正
▸ 牽蘿莫補
▸ 清正廉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