蝦夷的意思
注音 ㄒ一ㄚ 一ˊ
拼音 xiā yí
基本釋義
⒈ 亦作“蝦蛦”。
⒉ 日本古時北方未開化的民族。其人多毛及鬚髯、顙高、眼凹、鼻尖、膚色淺棕,居住在本州東北奧羽、北陸地方。一般認為北海道阿伊努人即其後裔。
引證解釋
⒈ 亦作“蝦蛦”。 日本 古時北方未開化的民族。其人多毛及鬚髯、顙高、眼凹、鼻尖、膚色淺棕,居住在 本州 東北 奧羽、北陸 地方。一般認為 北海道 阿伊努 人即其後裔。
引《新唐書·東夷傳·日本》:“明年,使者與 蝦蛦 人偕朝, 蝦蛦 亦居海島中,其使者鬚長四尺許,珥箭於首,令人戴瓠立數十步,射無不中。”
清 薛福成 《檀香山土人日耗說》:“又如 日本 之 蝦夷,美利駕 之 紅夷,始未嘗不致死力爭,以決一旦之勝負。”
《文明小史》第五一回:“原來他倆賭東道,一個説是 蝦夷,一個説不是 蝦夷。列公可曉得這 蝦夷 麼?是在 日本 海中群島的土人,披著頭髮,樣子汙糟極了。”
▸ 傷夷折衄
▸ 傷夷
▸ 人樣蝦蛆
▸ 芟夷
▸ 畎夷
▸ 攘夷
▸ 犬夷
▸ 戎夷
▸ 刪夷
▸ 清夷
▸ 青蝦
▸ 人蝦
▸ 禽夷
▸ 秦昭盟夷
▸ 戕夷
▸ 虔夷
▸ 平夷
▸ 杞夷
▸ 嘔夷
▸ 盤夷
▸ 逆夷
▸ 南夷
▸ 鳥夷
▸ 聶夷中
▸ 明夷
▸ 明蝦
▸ 米蝦
▸ 民夷
▸ 面夷
▸ 蔑夷
▸ 女夷
▸ 蠻夷
▸ 蠻夷邸
▸ 蠻夷戎狄
▸ 蠻夷大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