蘭亭序的意思
注音 ㄌㄢˊ ㄊ一ㄥˊ ㄒㄨˋ
拼音 lán tíng xù
基本釋義
⒈ 又名《蘭亭宴集序》、《蘭亭集序》、《臨河序》、《禊序》、《禊帖》。行書法帖。
蘭亭序「ㄌㄢˊ ㄊ一ㄥˊ ㄒㄨˋ」
⒈ 蘭亭集序的簡稱。參見「蘭亭集序」條。
引證解釋
⒈ 又名《蘭亭宴集序》、《蘭亭集序》、《臨河序》、《禊序》、《禊帖》。行書法帖。 東晉 穆帝 永和 九年(公元353年)三月三日, 王羲之 與 謝安、孫綽 等四十一人,在 山陰 (今 浙江 紹興 ) 蘭亭 “修禊”,會上各人作詩,並由 羲之 作序。法帖相傳之本,共二十八行,三百二十四字。 唐 時為 太宗 所得,推為 王 書代表,曾命 趙模 等鉤摹數本,分賜親貴近臣。 太宗 死,以真跡殉葬。存世 唐 摹墨跡以“神龍本”為最著;石刻首推“定武本”。
▸ 蘭亭
▸ 蘭亭春
▸ 蘭亭帖
▸ 定武蘭亭
▸ 玉枕蘭亭
▸ 蚋序
▸ 日觀亭
▸ 日德蘭半島
▸ 戎亭
▸ 賽蘭香
▸ 詮序
▸ 丘亭
▸ 榮序
▸ 秋菊春蘭
▸ 銓序
▸ 秋序
▸ 紉蘭
▸ 秋蘭
▸ 清序
▸ 青亭
▸ 孺亭
▸ 賽蘭
▸ 契若金蘭
▸ 遷序
▸ 契合金蘭
▸ 千頭萬序
▸ 愆序
▸ 且蘭
▸ 泣紅亭
▸ 遷蘭變鮑
▸ 平序
▸ 曝書亭詞
▸ 啟羅格蘭
▸ 婆蘭
▸ 平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