蕁麻疹的意思

注音 ㄒㄨㄣˊ ㄇㄚˊ ㄓㄣˇ

拼音 xún má zhěn

詞性 名詞

基本釋義

⒈  一種過敏性皮疹,俗稱風疹疙疸。

nettle rash; urticaria;

國語辭典簡編本

蕁麻疹「ㄒㄩㄣˊ ㄇㄚˊ ㄓㄣˇ」

一種皮膚病。發病時皮膚上會出現很多形狀不一的丘疹,有明顯的搔癢,出現的四十八小時內大部分會消失,但會繼續長出新的疹子。常因食物或藥物過敏而引起,可注射腎上腺素或給予抗組織胺藥物治療。

造句依照生理學觀點來說,蕁麻疹是微血管滲透力增加,而引起皮膚上層水腫的疾病。 △風疹塊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蕁麻疹「ㄒㄨㄣˊ ㄇㄚˊ ㄓㄣˇ」

⒈  病名。一種常見的兒科疾病,特徵是面板上出現很多形狀不一的丘疹。丘疹出現後,會有明顯的搔癢,同時在出現四十八小時內大部分會消失,但舊疹子消失了,新的又繼續長出來。常因食物或藥物過敏而引起,可注射腎上腺素或給予抗組織胺藥物治療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(蕁xún)一種面板病。又稱風疹塊。症狀是區域性或全身性面板上突然成片出現紅色腫塊,甚癢。乍發乍退,不留痕跡,日或反覆數次。急性的旬日可愈,慢性的往往持續數月。致病因素複雜,某些食物、藥品、蟲咬、細菌感染、接觸刺激性物質及冷熱過敏等,均可能引起此種病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