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蘢的意思

注音 ㄇㄥˊ ㄌㄨㄥˊ

拼音 méng lóng

基本釋義

⒈  草木茂盛的樣子。

蒙蘢的大草原。

dense;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蒙蘢「ㄇㄥˊ ㄌㄨㄥˊ」

⒈  草木茂密。也作「蒙籠」。

《漢書·卷四九·鼂錯傳》:「萑葦竹簫,屮木蒙蘢,支葉茂接,此矛鋋之地也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覆蔽貌;草木茂密貌。

《文選·孫綽<遊天台山賦>》:“披荒榛之蒙蘢。”
呂向 注:“蒙蘢,林密貌。”
唐 盧鴻一 《嵩山十志·樾館》詩:“芳靃蘼兮蔭蒙蘢,幽人構舘兮在其中。”
王闓運 《牽牛花賦》序:“牽牛花者,蔓生蒙蘢。”

⒉  草木覆蔽處。

《漢書·揚雄傳上》:“獲蒙蘢,轔輕飛。”
顏師古 注:“蒙蘢,草木所矇蔽處也。”
唐 李德裕 《懷鴞賦》:“﹝鴞﹞由是翔集無所,摧頽逼威,晝戢翼於蒙蘢,夜相鳴而悲思。”

⒊  猶朦朧。

明 李介 《天香閣隨筆》卷一:“﹝ 浙江 ﹞迴巒掞翠,曲嶂摛青,雲氣蒙蘢,波光淡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