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衣的意思
注音 ㄘㄠˇ 一
拼音 cǎo yī
基本釋義
⒈ 編草為衣。
⒉ 引申為粗劣的衣服。
⒊ 隱者的衣著。
⒋ 指一種藻類植物。生長在陰溼的地方,連帶一層薄土剷下來可作肥料。
草衣「ㄘㄠˇ 一」
⒈ 用草編制的衣服。
引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政事》:「賈充初定律令」句下劉孝標註引王隱《晉書》:「有核練才,清虛寡慾,喜論經史,草衣縕袍,不以為憂。」
唐·張籍〈夜到漁家〉詩:「遙見尋沙岸,春風動草衣。」
⒉ 隱者、隱士。
引唐·景雲〈谿叟〉詩:「瀟灑塵埃外,扁舟一草衣。」
引證解釋
⒈ 編草為衣。
引南朝 齊 蕭子良 《陳時政密啟》之二:“民特尤貧,連年失稔,草衣藿食,稍有流亡。”
《遼史·營衛志上》:“上古之世,草衣木食,巢居穴處,熙熙于于,不求不爭。”
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樑提督》:“公因率眾卒,草衣卉服,自叢嵐疊嶂間以刀掘路,士卒各懷一鐵釘,踵跡相接,攀釘而上。”
⒉ 引申為粗劣的衣服。
引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王績》:“論曰:唐 興迨季葉,治日少而亂日多,雖草衣帶索,罕得安居。”
明 鄭若庸 《玉玦記·投賢》:“官人既無處去,只在老漢家中權住,溫習經史。草衣糲飯,不須掛心。”
⒊ 隱者的衣著。
引《後漢書·黨錮傳序》:“至有畫半策而綰萬金,開一説而錫琛瑞。或起徒步而仕執珪,解草衣以升卿相。”
⒋ 指一種藻類植物。生長在陰溼的地方,連帶一層薄土剷下來可作肥料。
引《人民日報》1953.12.5:“今年春天,互助起來以後,他光在這垃田裡就下了二百擔陳壁磚土和一百四十擔草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