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草的意思
注音 ㄘㄠˇ ㄘㄠˇ
拼音 cǎo cǎo
詞性 形容詞
基本釋義
⒈ 馬虎;簡陋從事;不細緻或不全面;慌亂。
例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贏得倉皇北顧。——宋·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
他草草收拾了一下,揹著包就往東站趕。
英hastily; carelessly; roughly;
英文 carelessly, hastily
法語 précipitamment, en toute hâte, sans soin, négligemment
國語辭典簡編本
草草「ㄘㄠˇ ㄘㄠˇ」
粗率、不認真、隨便。
造句一覺醒來,已經日上三竿,她草草吃完早飯,立刻趕去上班。
草草「ㄘㄠˇ ㄘㄠˇ」
⒈ 憂勞的樣子。
引《詩經·小雅·巷伯》:「驕人好好,勞人草草。」
漢·毛亨·傳:「草草,勞心也。」
唐·李商隱〈贈送前劉五經映三十四韻〉:「草草臨盟誓,區區務富強。」
⒉ 粗率、不認真、不細膩。
引《初刻拍案驚奇·卷 一一》:「明知這事有些尷尬,也將來草草問成,竟不想殺人可恕,情理難容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四二回》:「功名事大,不可草草。」
⒊ 草木茂盛的樣子。
引宋·蘇軾〈和子由記園中草木〉詩一一首之三:「君看藜與藿,生意常草草。」
⒋ 嘈雜吵嚷,騷動不安的樣子。
引《北齊書·卷三〇·高德政傳》:「世宗暴崩,事出倉卒,群情草草。」
唐·孟雲卿〈古輓歌〉:「草草閭巷喧,塗車儼成位。」
⒌ 書信末尾所附客套語,表簡陋欠恭敬之意。
引證解釋
⒈ 騷擾不安的樣子。
引《魏書·外戚傳上·賀泥》:“太祖 崩,京師草草。”
唐 元稹 《俠客行》:“白日堂堂殺 袁盎,九衢草草人面青。”
宋 陸游 《龍興寺吊少陵先生寓居》詩:“中原草草失承平,戍火胡塵到兩京。”
⒉ 匆忙倉促的樣子。
引唐 李白 《南奔書懷》詩:“草草出近關,行行昧前筭。”
宋 梅堯臣 《令狐祕丞守彭州》詩:“前時草草別,渺漫二十年。”
明 李東陽 《春寒二十韻》:“年華草草催雙鬢,宦跡悠悠寄一身。”
周而復 《白求恩大夫》二:“他草草吃了一碗飯,便放下了筷子。”
⒊ 草率;苟簡。
引《新五代史·漢臣傳·李業》:“兵未出, 威 已至 滑州。帝大懼,謂大臣曰:‘昨太草草耳。’”
宋 蘇軾 《與康公操都官書》之二:“所索詩,非敢以淺陋為辭,但希世絶境,眾賢所共詠歎,不敢草草為寄也。”
明 唐寅 《除夜坐蛺蝶齋中》詩:“燈火蕭蕭歲又除,盤餐艸艸食無魚。”
魯迅 《書信集·致李小峰》:“校稿還不如仍由我自己校,即使怎樣草草,錯字也不會比別人所校的多也。”
⒋ 憂慮勞神的樣子。
引《詩·小雅·巷伯》:“驕人好好,勞人草草。”
毛 傳:“草草,勞心也。”
南朝 宋 謝靈運 《彭城宮中直感歲暮》詩:“草草眷徂物,契契矜歲殫。”
唐 李白 《閨情》詩:“織錦心草草,挑燈淚斑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