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堂的意思
注音 ㄘㄠˇ ㄊㄤˊ
拼音 cǎo táng
詞性 名詞
基本釋義
⒈ 草廬。隱者所居的簡陋茅屋。
英thatched cottage;
國語辭典簡編本
草堂「ㄘㄠˇ ㄊㄤˊ」
1.草舍、草屋。
造句這座草堂背山面水,風景極佳。
2.隱士自稱其居住的地方。
造句杜甫在四川的浣花草堂,至今仍吸引不少慕名前往的遊客。
草堂「ㄘㄠˇ ㄊㄤˊ」
⒈ 隱士自稱其居住的地方。如唐代杜甫的浣花草堂、白居易的廬山草堂。
⒉ 草舍、草屋。
引《水滸傳·第四回》:「趙員外攜住魯達的手,直至草堂上,分賓而坐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一回》:「所以敬他,愛他,時時和他親熱,邀在草堂裡坐著說話兒。」
引證解釋
⒈ 茅草蓋的堂屋。舊時文人常以“草堂”名其所居,以標風操之高雅。
引南朝 齊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:“鐘山 之英,草堂之靈,馳煙驛路,勒移山庭。”
唐 杜甫 《狂夫》詩:“萬里橋 西一草堂, 百花潭 水即滄浪。”
宋 陸游 《老學庵筆記》卷一:“杜少陵 在 成都 有兩草堂,一在 萬里橋 之西,一在 浣花,皆見於詩中。”
清 納蘭性德 《寄樑汾並葺茅屋以招之》詩:“聚首羨麋鹿,為君搆草堂。”
▸ 浣花草堂
▸ 杜甫草堂
▸ 椿庭萱草堂
▸ 草堂體
▸ 萬木草堂
▸ 閱微草堂筆記
▸ 春草闖堂
▸ 跑堂兒的
▸ 散草
▸ 三顧草廬
▸ 入室升堂
▸ 仁德堂
▸ 如泣草芥
▸ 忍辱草
▸ 三白草
▸ 人非草木
▸ 入草物
▸ 熱帶稀樹草原氣候
▸ 褥草
▸ 仁草
▸ 人大會堂
▸ 容堂
▸ 染草
▸ 忍草
▸ 人間天堂
▸ 瓊田草
▸ 屈草
▸ 秋草人情
▸ 群言堂
▸ 獅吼堂
▸ 卻睡草
▸ 染指甲草
▸ 秋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