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再至三的意思
注音 ㄓˋ ㄗㄞˋ ㄓˋ ㄙㄢ
拼音 zhì zài zhì sān
詞性 成語
基本釋義
⒈ 謂反覆多次。
至再至三「ㄓˋ ㄗㄞˋ ㄓˋ ㄙㄢ」
⒈ 語本指一而再,再而三。
引《書經·多方》:「我惟時其教告之,我惟時其戰要囚之,至於再,至於三,乃有不用我降爾命,我乃其大罰殛之。」
《明史·卷一八一·徐溥傳》:「數月以來,奉中旨處分未當者封還,執奏至再至三。」
引證解釋
⒈ 謂反覆多次。
引宋 羅大經 《鶴林玉露》卷十二:“妾隔簾故邀其滿引,至再至三,終不肯出。”
明 張居正 《乞歸葬疏》:“降諭慰留,至再至三。”
清 薛福成 《通籌南洋各島添設領事官保護華民疏》:“臣擬堅持初議,至再至三,與之磋磨。”
▸ 讓再讓三
▸ 一而再,再而三
▸ 再衰三涸
▸ 再衰三竭
▸ 三至
▸ 三至之讒
▸ 時不再至
▸ 日長至
▸ 如潮湧至
▸ 日至
▸ 曲至
▸ 讓三讓再
▸ 如獲至寶
▸ 確至
▸ 日短至
▸ 仁至義盡
▸ 群賢畢至
▸ 秋至
▸ 任重至遠
▸ 日南至
▸ 情至意盡
▸ 切至
▸ 企至
▸ 人跡罕至
▸ 平至
▸ 偏至
▸ 襁至
▸ 迄至
▸ 南至
▸ 乃至
▸ 摩頂至足
▸ 摩訶至那
▸ 摩頂至踵
▸ 麋至
▸ 末至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