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背之毛的意思
注音 ㄈㄨˋ ㄅㄟˋ ㄓ ㄇㄠˊ
拼音 fù bèi zhī máo
詞性 成語
基本釋義
⒈ 《韓詩外傳》卷六:“夫鴻鵠一舉千里,所恃者六翮爾,背上之毛,腹下之毳,益一把飛不為加高,損一把飛不為加下。”後以“腹背之毛”比喻無足輕重。
腹背之毛「ㄈㄨˋ ㄅㄟˋ ㄓ ㄇㄠˊ」
⒈ 語本比喻無足輕重,可有可無。
引《韓詩外傳·卷六》:「夫鴻鵠一舉千里,所恃者六翮爾。背上之毛,腹下之毳,益一把,飛不為加高;損一把,飛不為加下。」
《後漢書·卷七六·循吏傳·孟嘗傳》:「實羽翮之美用,非徒腹背之毛也。」
引證解釋
⒈ 後以“腹背之毛”比喻無足輕重。
引《韓詩外傳》卷六:“夫鴻鵠一舉千里,所恃者六翮爾,背上之毛,腹下之毳,益一把飛不為加高,損一把飛不為加下。”
《後漢書·循吏傳·孟嘗》:“而 嘗 單身謝病,躬耕壟次,匿景藏採,不揚華藻,實羽翮之美用,非徒腹背之毛也。”
唐 元稹 《為蕭相讓官表》:“再提腹背之毛,重委股肱之地,大辜人望,獨簡帝心。”
宋 方岳 《回史督相啟》:“微如腹背之毛,亦玷齒牙之論。”
▸ 腹背
▸ 腹背相親
▸ 腹背受敵
▸ 腹心之患
▸ 腹心之疾
▸ 牛之一毛
▸ 毛髮之功
▸ 口腹之累
▸ 刮毛龜背
▸ 頓腹之言
▸ 不毛之地
▸ 背腹受敵
▸ 心腹之交
▸ 心腹之患
▸ 心腹之疾
▸ 心腹之憂
▸ 心腹之言
▸ 心腹之病
▸ 睫毛
▸ 駝背
▸ 搭背
▸ 毛茸
▸ 燒眉之急
▸ 桑弧之志
▸ 如芒在背
▸ 翣毛
▸ 三遷之教
▸ 三寸之舌
▸ 三尺之木
▸ 容身之地
▸ 三藩之亂
▸ 三敗之辱
▸ 乳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