脊令的意思
注音 ㄐ一ˇ ㄌ一ㄥˊ
拼音 jǐ líng
基本釋義
⒈ 即鶺鴒。水鳥名。
引證解釋
⒈ 亦作“脊鴒”。即鶺鴒。水鳥名。參見“鶺鴒”。
引《詩·小雅·常棣》:“脊令在原,兄弟急難。”
毛 傳:“脊令,雝渠也,飛則鳴,行則搖,不能自舍耳。”
鄭玄 箋:“雝渠,三鳥,而今在原,失其常處,則飛則鳴,求其類,天性也,猶兄弟之於急難。”
後因以喻兄弟友愛,急難相顧。 宋 黃庭堅 《和答元明黔南贈別》:“急雪脊令相併影,驚風鴻鴈不成行。”
清 卓爾堪 《題脊令圖》詩:“脊令飛鳴聲不息,先急後悲何悽惻。”
王毓岱 《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韻》:“班睽行雁列,原益脊鴒諮。”
▸ 脊令原
▸ 如令
▸ 三令節
▸ 如律令
▸ 軟背脊
▸ 任令
▸ 施號發令
▸ 曲脊
▸ 施令
▸ 驅逐令
▸ 秋行夏令
▸ 驅令
▸ 秋令
▸ 任子令
▸ 瑞令
▸ 青令
▸ 繞口令
▸ 前令
▸ 趨令
▸ 強項令
▸ 戧脊
▸ 愆令
▸ 強令
▸ 磽脊
▸ 契令
▸ 起令隨合
▸ 巧言令色
▸ 起令
▸ 遣令
▸ 起令隨令
▸ 遷令
▸ 祇令
▸ 挈令
▸ 清令
▸ 破家縣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