胞的意思
注音 ㄅㄠ
拼音 bāo
基本釋義
國語辭典簡編本
胞「ㄅㄠ」
1.胎衣。包裹在胎兒外面的薄膜。
造句胞衣
2.同父母所生的。
造句胞兄、胞妹、同胞兄弟
注音 ㄅㄠ
拼音 bāo
[名]
1.胞衣。包裹在胎兒外面的薄膜。《漢書.卷九七.外戚傳下.孝成趙皇后傳》:「宮曰:『善臧我兒胞,丞知是何等兒也!』」唐.顏師古.注:「胞謂胎之衣也。」
2.同父母所生的兄弟姊妹。《文選.東方朔.答客難》:「同胞之徒,無所容居、其故何也?」
3.今稱同國或同民族的人。如:「同胞」。
4.病瘡。《戰國策.楚策四》:「夫癘雖癰腫胞疾,上比前世,未至絞纓射股。下比近代,未至擢筋而餓死也。」
▸ 肉胞眼
▸ 山胞
▸ 三胞胎
▸ 人胞
▸ 僑胞
▸ 牛彘胞
▸ 難胞
▸ 尿胞種子
▸ 尿胞
▸ 目胞
▸ 民胞物與
▸ 卵細胞
▸ 紅細胞
▸ 紅細胞沉降率
▸ 紅細胞計數
▸ 幹細胞
▸ 腹胞
▸ 胞族
▸ 胞子
▸ 胞與
▸ 胞衣地
▸ 胞衣
▸ 胞兄
▸ 胞胎
▸ 胞人
▸ 胞絡
▸ 胞褢
▸ 胞裹
▸ 胞廚
▸ 胞波
▸ 白細胞計數
▸ 白細胞分類計數
▸ 白細胞
▸ 雙胞胎
▸ 神經細胞
▸ 臺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