肥腯的意思

注音 ㄈㄟˊ ㄊㄨˊ

拼音 féi tú

基本釋義

⒈  牲畜獸類膘肥肉厚。

⒉  泛指肥胖。

⒊  指肥壯的牲畜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肥腯「ㄈㄟˊ ㄊㄨˊ」

⒈  形容牲畜肥大壯碩。

《左傳·桓公六年》:「吾牲牷肥腯,粢盛豐備,何則不信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牲畜獸類膘肥肉厚。

《左傳·桓公六年》:“吾牲牷肥腯,粢盛豐備,何則不信?”
漢 焦贛 《易林·漸之比》:“文山鴻豹,肥腯多脂。”
《太平廣記》卷四三七引 唐 薛用弱 《集異記·盧言》:“經旬日,其犬甚肥腯。”
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·北令邦》:“﹝毗狸﹞狀類大鼠,極肥腯。”
元 王禎 《農書》卷五:“﹝牛﹞固之以牢揵,順之以涼燠,時其飢飽,以適其性情,節其作息,以養其血氣,則其皮毛潤澤,肌體肥腯,力有餘而老不衰。”

⒉  泛指肥胖。

唐 張鷟 《朝野僉載》卷四:“唐 禮部尚書 祝欽明,頗涉經史,不閒時務,博碩肥腯,頑滯多疑。”

⒊  指肥壯的牲畜。

漢 蔡邕 《獨斷》:“凡祭祀宗廟禮牲之別名……豚曰肥腯。”
三國 魏 嵇康 《黃門郎向子期<難養生論>》:“博碩肥腯,上帝是饗。”
晉 葛洪 《抱朴子·道意》:“烹宰肥腯,沃酹醪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