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意思

注音 (一)ㄖㄡˋ

拼音 (一)ròu

基本釋義

國語辭典簡編本

肉「ㄖㄡˋ」

1.動物體中由蛋白質、纖維素等構成的柔韌組織,用以包住骨骼。

造句、雞、豬

2.身體。

造句慾、靈合一

3.蔬果除去皮核等可以食用的部分。

造句、棗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注音 (一)ㄖㄡˋ

拼音 (一)ròu


[名]
1.動物體中包住骨骼的柔韌物質。如:「肌肉」、「雞肉」、「豬肉」、「牛肉」。

2.身體。與「精神」相對。如:「靈肉一致」、「肉體」。

3.蔬果除去皮核的部分。如:「果肉」。《文選.蔡邕.為陳留太守上孝子狀》:「舅偃哀其嬴劣,嚼棗肉以哺之,未見食。」宋.沈括《夢溪筆談.卷二四.雜志一》:「閩中荔枝,核有小如丁香者,多肉而甘。」

4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[形]
柔軟不脆。如:「這西瓜瓤兒太肉。」
[副]
行動遲緩。如:「肉得慌」、「做事真肉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