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鼓的意思
注音 ㄊ一ㄥ ㄍㄨˇ
拼音 tīng gǔ
基本釋義
⒈ 古代官府卯刻擊鼓,入值;午刻再鼓,下值。因稱官吏赴衙值班為“聽鼓”。
⒉ 官吏赴缺候補。
聽鼓「ㄊ一ㄥ ㄍㄨˇ」
⒈ 舊時官衙以卯刻鳴鼓召集僚屬,故稱赴官所以伺候上官為「聽鼓」。
引唐·李商隱〈無題〉:「嗟餘聽鼓應官去,走馬蘭臺類斷蓬。」
引證解釋
⒈ 古代官府卯刻擊鼓,入值;午刻再鼓,下值。因稱官吏赴衙值班為“聽鼓”。
引《北史·王晧傳》:“﹝ 晧 ﹞為司徒掾,在府聽午鼓,蹀躞待去。”
唐 李商隱 《無題》詩:“嗟餘聽鼓應官去,走馬蘭臺類轉蓬。”
⒉ 官吏赴缺候補。
引清 黃軒祖 《遊樑瑣記·張勤果軼事》:“弱冠隨父聽鼓 汴 垣。”
▸ 擊鼓
▸ 篩鑼擂鼓
▸ 三棒鼓
▸ 如鼓琴瑟
▸ 肉鼓吹
▸ 群聽
▸ 睿聽
▸ 任聽
▸ 曲聽
▸ 秋聽
▸ 清聽
▸ 人聽
▸ 傾耳而聽
▸ 頃聽
▸ 衢鼓
▸ 傾聽
▸ 樵鼓
▸ 譙鼓
▸ 傾耳細聽
▸ 強聽
▸ 敲邊鼓
▸ 敲鑼打鼓
▸ 竊聽
▸ 且聽下回分解
▸ 潛聽
▸ 起鼓
▸ 氣鼓鼓
▸ 氣鼓鼔
▸ 旗鼓
▸ 旗鼓相當
▸ 氣聽
▸ 齊鼓
▸ 旗鼓相望
▸ 僕旗息鼓
▸ 平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