聲音的意思

注音 ㄕㄥ 一ㄣ

拼音 shēng yīn

詞性 名詞

基本釋義

⒈  使人產生聽覺的振動。

sound;

⒉  一種由物體振動而發生的波造成的聽覺印象。

⒊  某些起與人的語言相同作用的工具或表達手段。

代表法律的莊嚴的聲音。

voice;

國語辭典簡編本

聲音「ㄕㄥ ㄧㄣ」

物體振動時所發出的聲響。

造句他唱歌的聲音非常悅耳動聽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聲音「ㄕㄥ 一ㄣ」

⒈  物體振動或說話時所發出的聲響。

《三國演義·第六三回》:「張飛見嚴顏聲音雄壯,面不改色,乃回嗔作喜,下階叱退左右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二一回》:「我打從學堂門口過,聽見唸書的聲音好聽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指由物體振動而發生的聲波通過聽覺所產生的印象。

《禮記·樂記》:“樂必發於聲音,形於動靜,人之道也。”
南朝 宋 鮑照 《擬<行路難>》詩之七:“聲音哀苦鳴不息,羽毛憔悴似人髠。”
清 李漁 《巧團圓·默訂》:“你看臥房門啟,想是 曹小姐 聽見聲音,知道小生在此,又出來探望了。”
沈從文 《從文自傳·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》:“若在四月落了點小雨,山地裡田塍上各處全是蟋蟀聲音,真使人心花怒放。”

⒉  古指音樂、詩歌。

《禮記·樂記》:“聲音之通,與政通矣。”
晉 葛洪 《抱朴子·勖學》:“沉鱗可動之以聲音,機石可感之以精誠。”
唐 柳宗元 《唐故萬年令裴府君墓碣》:“﹝ 裴公 ﹞喜博弈,知聲音。”
明 顧起綸 《國雅品·釋品》:“魯山,秦 人也,喜儒,嗜聲音。”

⒊  指說話的聲氣和口音。

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訑訑之聲音顏色距人於千里之外。”
唐 姚揆 《秋日江東晚行》詩:“路岐滋味猶如舊,鄉曲聲音漸不同。”
宋 蘇軾 《東坡志林·辨附語》:“世有附語者,多婢妾賤人,否則衰病不久當死者也,其聲音舉止,皆類死者。”
《醒世恆言·蔡瑞虹忍辱報仇》:“瑞虹 在艙中,聽得船頭説話,是 淮安 聲音,與賊頭 陳小四 一般無二。”

⒋  比喻意見、論調。

毛澤東 《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》八:“這是因為一個黨同一個人一樣,耳邊很需要聽到不同的聲音。”
魏巍 《壯行集·幸福的花為勇士而開》:“這不是有閒階級、士大夫之流的聲音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