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然的意思

注音 ㄈㄢ ㄖㄢˊ

拼音 fān rán

基本釋義

⒈  形容改變得很快而徹底。

翻然悔悟。

change quickly and completely;

⒉  也作“幡然”


英文 suddenly and completely (realize, change one's strategy etc)​, also written 幡然[fan1 ran2]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翻然「ㄈㄢ ㄖㄢˊ」

⒈  忽然改變。也作「幡然」。

《文選·陸機·謝平原內史表》:「而一朝翻然更以為罪,蕞爾之生尚不足?,區區本懷,實有可悲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迅速轉變貌。

漢 陳琳 《檄吳將校部曲文》:“若能翻然大舉,建立元勳,以應顯祿,福之上也。”
《隋書·煬帝紀下》:“若有識存亡之分,悟安危之機,翻然北首,自求多福。”
清 惲敬 《讀孟子二》:“故 孟子 就其心之所達,可以導之於聖賢者而示之,使之心明意豁,翻然有以自悔。”
魯迅 《墳·文化偏至論》:“顧今者翻然思變,歷歲已多,青年之所思惟,大都歸罪惡於古之文物。”
毛澤東 《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》:“共產黨員對於在工作中犯過錯誤的人們,除了不可救藥者外,不是採取排斥態度,而是採取規勸態度,使之翻然改進,棄舊圖新。”

⒉  倒反,反而。

《三國志·魏志·王朗傳》:“朕求賢於君而未得,君乃翻然稱疾。”
唐 杜甫 《諸將》詩之二:“豈謂盡煩 回紇 馬,翻然遠救 朔方 兵。”
明 徐中行 《暮發滁陽》詩:“洵美非吾土,翻然憶故溪。”

⒊  高飛貌。

晉 幹寶 《搜神記》卷一:“須臾,化為大烏,開而視之,翻然飛去。”
晉 葛洪 《抱朴子·對俗》:“翻然凌霄,背俗棄世。”
明 李東陽 《三壽圖歌》:“化為老人長骨顱,翻然凌空一鶴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