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意思

注音 ㄌㄨㄛˊ

拼音 luó

基本釋義

國語辭典簡編本

羅「ㄌㄨㄛˊ」

1.捕捉鳥、禽用的網子。

造句地網

2.捕捉。

造句門可

3.招致、延攬。

造句致、搜

4.陳列、分布。

造句列、星棋布

5.質地輕軟的絲織品。

造句綢緞

6.姓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注音 ㄌㄨㄛˊ

拼音 luó


[名]
1.用來捕捉的網子。如:「天羅地網」。《詩經.王風.兔爰》:「有兔爰爰,雉離于羅。」

2.質地輕軟的絲織品。如:「綾羅綢緞」。《戰國策.齊策四》:「下宮糅羅紈,曳綺縠,而士不得以為緣。」

3.一種濾東西的器具。似篩而邊較深寬,下蒙以密網,可用來播麵粉或過濾流質。

4.姓。如元代有羅貫中。
[動]
1.捕捉。如:「門可羅雀」。《詩經.小雅.鴛鴦》:「鴛鴦于飛,畢之羅之。」

2.招致、延攬。《漢書.卷九九.王莽傳上》:「網羅天下異能之士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一○回:「公之鄉人姓郭名嘉,字奉孝,乃當今賢士,不羅而致之?」

3.囊括、涵蓋。如:「包羅萬象」。《莊子.天下》:「萬物畢羅,莫足以歸。」

4.陳列、分布。如:「羅列」、「星羅棋布」。《文選.班固.西都賦》:「列卒周匝,星羅雲布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