罰爵的意思

注音 ㄈㄚˊ ㄐㄩㄝˊ

拼音 fá jué

基本釋義

⒈  古代罰酒的酒器。

⒉  指行酒令中的罰酒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罰爵「ㄈㄚˊ ㄐㄩㄝˊ」

⒈  宴飲行酒令時,敗者被罰飲酒。

《新唐書·卷一七七·崔鹹傳》:「丞相乃許所由官囁嚅耳語,願上罰爵,度笑受而飲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古代罰酒的酒器。

《詩·小雅·桑扈》“兕觥其觩” 漢 鄭玄 箋:“兕觥,罰爵也。古之王者與群臣燕飲,上下無失禮者。其罰爵,徒觩然陳設而已。”
《新唐書·崔鹹傳》:“﹝ 鹹 ﹞舉酒讓 度 曰:‘丞相乃許所由官囁嚅耳語,願上罰爵。’”

⒉  指行酒令中的罰酒。 《舊唐書·史弘肇傳》:“三司使 王章 於其第張酒樂……酒酣,為手勢令, 弘肇 不熟其事,而 閻晉卿 坐次 弘肇,屢教之。

蘇逢吉 戲 弘肇 曰:‘近坐有姓 閻 人,何憂罰爵!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