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濟協作區的意思
注音 ㄐ一ㄥ ㄐ一ˋ ㄒ一ㄝˊ ㄗㄨㄛˋ ㄑㄨ
拼音 jīng jì xié zuò qū
基本釋義
⒈ 中國特有的促進有關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之間經濟協作的經濟區域形式。在20世紀60年代全國劃分為六大經濟協作區:東北(遼寧、吉林、黑龍江)、華北(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西、內蒙古)、華東(上海、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山東)、中南(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)、西南(四川、貴州、雲南、西藏)、西北(陝西、甘肅、寧夏、青海、新疆)。臺灣省及香港、澳門未包括在內。
▸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
▸ 區域經濟政策
▸ 經濟特區
▸ 經濟區劃
▸ 經濟作物
▸ 合作經濟
▸ 專屬經濟區
▸ 泡沫經濟
▸ 民營經濟
▸ 領主制經濟
▸ 經濟管理
▸ 經濟之才
▸ 經濟表
▸ 經濟特科
▸ 經濟昆蟲
▸ 經濟體制改革
▸ 經濟機制
▸ 經濟才
▸ 經濟制度
▸ 經濟一體化
▸ 經濟核算
▸ 經濟總量
▸ 經濟關係
▸ 經濟法
▸ 經濟效益
▸ 經濟監督
▸ 經濟資訊
▸ 經濟基礎
▸ 經濟發展戰略
▸ 經濟成分
▸ 經濟活動人口
▸ 經濟結構
▸ 經濟體制
▸ 經濟計量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