絲路的意思
注音 ㄙ ㄌㄨˋ
拼音 sī lù
詞性 名詞
基本釋義
⒈ 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:“楊子見逵路而哭之,為其可以南,可以北;墨子見練絲而泣之,為其可以黃,可以黑。”後因以“絲路”比喻世事無常、多變。
⒉ 絲綢之路的省稱。
絲路「ㄙ ㄌㄨˋ」
⒈ 古代歐、亞間陸路運輸的主要路線。參見「絲道」條。
引證解釋
⒈ 後因以“絲路”比喻世事無常、多變。
引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:“楊子 見逵路而哭之,為其可以南,可以北; 墨子 見練絲而泣之,為其可以黃,可以黑。”
南朝 宋 謝瞻 《於安城答靈運》詩之四:“絲路有恆悲,矧迺在吾愛。”
⒉ 絲綢之路的省稱。參見“絲綢之路”。
例如:絲路花雨。
▸ 絲綢之路
▸ 季路
▸ 歸路
▸ 戎路
▸ 三岔路口
▸ 三叉路
▸ 山迴路轉
▸ 三岔路
▸ 人造絲
▸ 熔絲
▸ 讓路
▸ 泉路
▸ 佉路瑟吒
▸ 拳路
▸ 群眾路線
▸ 染絲之嘆
▸ 榮路
▸ 人間行路難
▸ 染絲之變
▸ 人生路不熟
▸ 取路
▸ 染絲
▸ 窮途末路
▸ 瓊絲
▸ 日暮路遠
▸ 衢路
▸ 上層路線
▸ 日路
▸ 情絲
▸ 趨舍異路
▸ 秦絲
▸ 球路錦
▸ 傾路
▸ 輕車熟路
▸ 麴塵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