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食的意思

注音 ㄙㄨˋ ㄕˊ

拼音 sù shí

詞性 名詞 動詞

基本釋義

⒈  素的飯食、點心等,也指出家人吃的齋。

vegetarian diet;

⒉  吃素。

素食者。

be a vegetarian;

⒊  不做事白吃飯。

素食則懷慚。

lead an idle life;

相反詞

葷食


英文 vegetables, vegetarian food

德語 vegetarisches Essen, pflanzliche Ernährung, pflanzliche Ernährungsart ( z.B. Gemüse, Pflanzen)​ (S, Ess)​, vegetarisch, pflanzlich (Adj, Ess)​

法語 régime végétarien, nourriture végétarienne

國語辭典簡編本

素食「ㄙㄨˋ ㄕˊ」

沒有葷腥的蔬食。

造句現代人注重健康,吃素食已成了一種流行的趨勢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素食「ㄙㄨˋ ㄕˊ」

⒈  蔬食,菜食裡沒有葷腥。

《漢書·卷六八·霍光傳》:「亡悲哀之心,廢禮誼,居道上不素食。」

葷食

⒉  平時常吃的食物。

《儀禮·喪服禮》:「傳曰:『食菜果,飯素食。』」

⒊  無功勞而空享俸祿。也作「素餐」。

《詩經·魏風·伐檀》:「彼君子兮,不素食兮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謂人類未知熟食以前食草木之實。

《墨子·辭過》:“古之民未知為飲食時,素食而分處。”
孫詒讓 間詁:“素食,謂食草木……《禮運》説上古云:‘未有火化,食草木之實’,即此素食也。”

⒉  瓜菜之類的食物。後指菜食無肉。

《管子·禁藏》:“率三十畝而足於卒歲。歲兼美惡,畝取一石,則人有三十石,果蓏素食當十石,糠粃六畜當十石,則人有五十石。”
戴望 校正:“王氏 引之 雲:‘素讀為疏,字或作蔬。’”
《漢書·霍光傳》:“﹝ 昌邑王 ﹞亡悲哀之心,廢禮誼,居道上不素食。”
顏師古 注:“素食,菜食無肉也。言王在道常肉食,非居喪之制也。”
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·素食》:“缹瓜、瓠、菌,雖有肉素兩法;然此物多充素食,故附素條中。”
孫中山 《行易知難》第一章:“西人之倡素食者,本於科學衛生之知識,以求延年益壽之功。”

⒊  特指僧人齋食。

唐 顏師古 《匡謬正俗·素食》:“今俗謂桑門齋食為素食,蓋古之遺語焉。”
《清平山堂話本·西湖三塔記》:“媽媽交安排‘素食’請真人齋畢。”

⒋  素餐。不勞而食。參見“素餐”。

《詩·魏風·伐檀》:“彼君子兮,不素食兮。”
宋 黃庭堅 《贛上食蓮有感》詩:“甘飡恐臘毒,素食則懷慚。”
明 劉基 《題李伯時畫<淵明歸來圖>》詩:“陶公 節義士,素食豈其心。”
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愛奴》:“久以素食為恥,贄固猶在囊耳。”

⒌  平時所食。

《儀禮·喪服》:“既練,舍外寢,始食菜果,飯素食,哭無時。”
鄭玄 注:“素,猶故也,謂復平生時食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