納陛的意思
注音 ㄋㄚˋ ㄅ一ˋ
拼音 nà bì
基本釋義
⒈ 古代帝王賜給有殊勳的諸侯或大臣的“九錫”之一。鑿殿基為登升的陛級,納之於簷下,不使尊者露而升,故名。《韓詩外傳》卷八:“諸侯之有德,天子錫之,一錫車馬……五錫納陛。”《漢書·王莽傳上》:“朱戶、納陛。”顏師古注引孟康曰:“納,內也,謂鑿殿基際為陛,不使露也。”一說,納陛為致於殿兩階之間,便於上殿。見《文選·潘勖〈冊魏公九錫文〉》“是用錫君納陛以登”李周翰注。後代亦以為對大臣的優遇。
引證解釋
⒈ 古代帝王賜給有殊勳的諸侯或大臣的“九錫”之一。鑿殿基為登升的陛級,納之於簷下,不使尊者露而升,故名。此為木製者。
引《韓詩外傳》卷八:“諸侯之有德,天子錫之,一錫車馬……五錫納陛。”
《漢書·王莽傳上》:“朱戶、納陛。”
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:“納,內也,謂鑿殿基際為陛,不使露也。”
一說,納陛為致於殿兩階之間,便於上殿。見《文選·潘勗〈冊魏公九錫文〉》“是用錫君納陛以登” 李周翰 注。後代亦以為對大臣的優遇。 《宋史·呂端傳》:“又以 端 軀體洪大,宮庭階戺稍峻,特令梓人為納陛。”
▸ 薩瓦納
▸ 然納
▸ 認納
▸ 取納
▸ 壤陛
▸ 去故納新
▸ 容納
▸ 驅納
▸ 榮納
▸ 賕納
▸ 青陛
▸ 勤納
▸ 潛納
▸ 親納
▸ 啟寵納侮
▸ 鋪胸納地
▸ 起納
▸ 聘納
▸ 娉納
▸ 賠納
▸ 納頭便拜
▸ 納粟
▸ 納西族
▸ 納坦
▸ 納鞋底
▸ 納言
▸ 納種
▸ 納佑
▸ 納音
▸ 納士招賢
▸ 納牖
▸ 納忠
▸ 納汙藏穢
▸ 納頭
▸ 納石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