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實的意思

注音 ㄓㄨˊ ㄕˊ

拼音 zhú shí

基本釋義

⒈  竹子所結的子實,形如小麥。也稱竹米。

⒉  即竹肉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竹子所結的子實,形如小麥。也稱竹米。

《韓詩外傳》卷八:“鳳乃止帝東園,集帝梧桐,食帝竹實,沒身不去。”
《世說新語·棲逸》“阮步兵 嘯聞數百步” 劉孝標 注引 晉 孫盛 《魏氏春秋》:“嘗遊 蘇門山,有隱者莫知姓名,有竹實數斛杵臼而已。”
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木四·竹實》﹝發明﹞引 陶弘景 曰:“竹實出 藍田。江 東乃有花而無實,頃來斑斑有實,狀如小麥,可為飯食。”
清 孫枝蔚 《長相思》詩:“荊棘參天梧桐死,那有竹實可為糧?”

⒉  即竹肉。參見“竹肉”。

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木四·竹實》:“陳藏器 《本草》雲:‘竹肉,一名竹實,生苦竹枝上。大如雞子,似肉臠,有大毒,須以灰汁煮二度,煉訖乃依常菜茹食,煉不熟則戟人喉出血,手爪盡脫也。’此説與 陳承 所説竹實相似,恐即一物,但苦竹上者有毒爾,與竹米之竹實不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