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刻的意思

注音 ㄓㄨˊ ㄎㄜˋ

拼音 zhú kè

基本釋義

⒈  在竹製器物上雕刻文字圖畫的藝術,流行於我國南方各地,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,有浮雕、鏤雕、陰刻等方法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竹刻「ㄓㄨˊ ㄎㄜˋ」

⒈  一種在竹製品上雕刻字、畫的藝術。唐宋時即流行於我國南方各地,以上海嘉定最為著名,朱鬆鄰為代表,稱為「嘉定派」;另有皖派、金陵派。至清道光年間,湯碩年、吳玉田合此三派為一家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在竹製器物上雕刻文字圖畫的藝術,流行於我國南方各地,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,有浮雕、鏤雕、陰刻等方法。

《文匯報》1983.8.10:“竹刻是我國獨特的傳統藝術。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,就有了織紋美觀的竹編器。到了 明 代,竹刻史上出現了 上海 的‘嘉定派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