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然的意思

注音 ㄉㄨㄢ ㄖㄢˊ

拼音 duān rán

基本釋義

⒈  形容端正,不歪斜。

upright;

⒉  穩固的樣子。

魏兵端然不動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

lofty and firm;


英文 upright, finally, unexpectedly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端然「ㄉㄨㄢ ㄖㄢˊ」

⒈  正直、不傾倚的樣子。

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「其容憨,儉然恀然,輔然端然。」

⒉  居然。

《醒世恆言·卷一三·勘皮靴單證二郎神》:「將息至一月之後,端然好了,太尉夫人不勝之喜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端正、不偏斜貌。

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儉然恀然、輔然端然、訾然洞然、綴綴然、瞀瞀然,是子弟之容也。”
王先謙 集解:“端然,不傾倚之貌。”
元 尚仲賢 《氣英布》第三折:“請你箇 漢 劉王 龍椅上端然受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一〇九回:“出來看見 寳玉 端然坐在床上,閉目合掌,居然像個和尚一般。”

⒉  莊重整肅貌。

宋 曾鞏 《王君俞哀詞》:“常愛 君俞 氣貌端然,雖燕休未嘗慢。”
清 惲敬 《莊達甫<攝山採藥圖>序》:“及見 達甫,其貌克然,其色油然,而其神端然,若有不可幹者。”

⒊  果然;真的。

唐 張祜 《題<山水障子>》詩:“端然是漁叟,相向日依依。”
《醒世恆言·勘皮靴單證二郎神》:“可霎作怪,自從許下願心, 韓夫人 漸漸平安無事。將息至一月之後,端然好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