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門的意思

注音 ㄊㄨ ㄇㄣˊ

拼音 tū mén

基本釋義

⒈  正式城門以外的祕密出口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正式城門以外的祕密出口。

《墨子·備突》:“城百步一突門,突門各為窯灶。”
孫詒讓 間詁:“此城內所為以備敵者。”
《後漢書·竇融傳》:“囂 又引 公孫述 將,令守突門。”
《資治通鑑·晉懷帝永嘉六年》:“今聞 疾陸眷 刻日攻北城,其大眾遠來,戰鬭連日,謂我孤弱,不敢出戰,意必懈惰,宜且勿出,示之以怯。鑿北城為突門二十餘道,俟其來至,列守未定,出其不意,直衝 末柸 帳,彼必震駭,不暇為計,破之必矣。”
胡三省 注:“《墨子·備突篇》曰:城,百步一突門。突門,用車兩輪,以木束之,塗其上,維置突門內。度門廣狹之,令人入門四尺中,置窐突。門旁為槖,充灶狀;又置艾。寇即入,下輪而塞之;鼓槖薰之也。 杜佑 曰:突門,鑿城內為闇門,多少臨事,令五六寸勿穿。或於中夜,於敵初來,營列未定,精騎從突門躍出,擊其無備,襲其不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