積陰的意思

注音 ㄐ一 一ㄣ

拼音 jī yīn

基本釋義

⒈  謂陰氣聚集。

⒉  指酷寒之氣。

⒊  猶久陰。

⒋  謂積陰德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謂陰氣聚集。

《文子·上仁》:“積陰不生,積陽不化;陰陽交接,乃能成和。”
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:“積陽之熱氣生火,火氣之精者為日;積陰之寒氣為水,水氣之精者為月。”

⒉  指酷寒之氣。

《漢書·晁錯傳》:“夫胡貉之地,積陰之處也,木皮三寸,冰厚六尺,食肉而飲酪,其人密理,鳥獸毳毛,其效能寒。”
唐 韓偓 《火蛾》詩:“陽光不照臨,積陰生此類。”
清 金農 《題方氏池上壁》詩:“憑欄送遠目,積陰生陂塘。”

⒊  猶久陰。

宋 蘇軾 《答仲屯田次韻》:“清風捲地收殘暑,素月流天掃積陰。”
《宋史·五行志一下》:“﹝ 隆興 ﹞二年六月,積陰彌月。”

⒋  謂積陰德。

楊朔 《雪花飄飄》:“百歲媽 急忙爬上去攔住說:‘老總,你抬抬手,給留下這點吃的吧!權當積陰積德,賞給我們孃兒倆一口飯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