積憂成疾的意思
注音 ㄐ一 一ㄡ ㄔㄥˊ ㄐ一ˊ
拼音 jī yōu chéng jí
詞性 成語
基本釋義
⒈ 因積年累月憂思過度而釀成疾患。
英fall ill from heavy hearted;
積憂成疾「ㄐ一 一ㄡ ㄔㄥˊ ㄐ一ˊ」
⒈ 長期憂慮操心,以致生病。
引宋·吳曾《能改齋漫錄·李逢吉裴度諫穆宗》:「然其母年八十,自發下獄,積憂成疾。」
引證解釋
⒈ 謂長期憂慮釀成疾病。
引《宋史·儒林傳七·魏了翁》:“寧宗 崩, 理宗 自宗室入即位,時事忽異, 了翁 積憂成疾,三疏求閒不得請,遷起居郎。”
明 李東陽 《楊君丁宜人合葬墓誌銘》:“﹝宜人﹞於 弘治 某年月日抵家,以積憂成疾,某日卒。”
徐遲 《哥德巴赫猜想》:“他一向不會照顧自己,又不注意營養,積憂成疾,發燒到攝氏三十八度。”
▸ 積勞成疾
▸ 憂憤成疾
▸ 積羞成怒
▸ 積習成俗
▸ 積習成常
▸ 積憂
▸ 積土成山
▸ 積小成大
▸ 積微成著
▸ 積水成淵
▸ 積厚成器
▸ 積訛成蠹
▸ 積少成多
▸ 積善成德
▸ 積非成是
▸ 積勞成病
▸ 積沙成灘
▸ 積沙成塔
▸ 積疾
▸ 堆積成山
▸ 成積
▸ 水積成川
▸ 憂疾
▸ 七八成
▸ 變成
▸ 躄疾
▸ 報憂
▸ 日積月聚
▸ 冗積
▸ 傷心疾首
▸ 山積
▸ 稔成
▸ 戎疾
▸ 汝成人耶
▸ 日積月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