禿鶖的意思

注音 ㄊㄨ ㄑ一ㄡ

拼音 tū qiū

基本釋義

⒈  亦作“禿秋”。水鳥名,頭項無毛,狀如鶴而大,色蒼灰,好啖蛇,性貪惡。

⒉  嘲人之無發若禿鶖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禿鶖「ㄊㄨ ㄑ一ㄡ」

⒈  動物名。鳥綱鷲形目。頭頸皆無毛。狀如鶴大,色蒼灰,善與人鬥,好啖蛇,性貪惡。也作「?鶖」。

⒉  後藉以為譏笑禿髮的人。

《資治通鑑·卷一四一·齊紀七·明帝永泰元年》:「太中大夫羊闡入臨,無發,號慟俯仰,幘遂脫地,帝輟哭大笑,謂左右曰:『禿鶖來呼!』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亦作“禿秋”。水鳥名,頭項無毛,狀如鶴而大,色蒼灰,好啖蛇,性貪惡。

《詩·小雅·白華》“有鶖在樑” 毛 傳:“鶖,禿鶖也。”
鄭玄 箋:“鶖之性貪惡。”
晉 崔豹 《古今注·鳥獸》:“扶老,禿秋也。狀如鶴而大,大者頭高八尺,善與人鬭,好啖蛇。”
唐 杜甫 《天邊行》:“洪濤滔天風拔木,前飛禿鶖後鴻鵠。”

⒉  嘲人之無發若禿鶖。

《資治通鑑·齊明帝永泰元年》:“太中大夫 羊闡 入臨,無髮,號慟俯仰,幘遂脫地,帝輟哭大笑,謂左右曰:禿鶖啼來乎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