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稷之臣的意思
注音 ㄕㄜˋ ㄐ一ˋ ㄓ ㄔㄣˊ
拼音 shè jì zhī chén
詞性 成語
基本釋義
⒈ 稱春秋時附庸於大國的小國。也稱身負國家重任的大臣。
社稷之臣「ㄕㄜˋ ㄐ一ˋ ㄓ ㄔㄣˊ」
⒈ 本指春秋時代附庸於大國的小國。語本後泛指擔當國家大任的官員。元·李文蔚。
引《論語·季氏》:「夫顓臾,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,且在邦域之中矣,是社稷之臣也,何以伐為?」
《禮記·檀弓下》:「有臣柳莊也者,非寡人之臣,社稷之臣也。」
《蔣神靈應·第二折》:「若論此子,乃社稷之臣,棟樑之材,堪可掛印為帥。」
▸ 社稷之器
▸ 社稷之役
▸ 社稷臣
▸ 社稷生民
▸ 社稷
▸ 竊簪之臣
▸ 壟畝之臣
▸ 羈旅之臣
▸ 股肱之臣
▸ 骨鯁之臣
▸ 草莽之臣
▸ 草茅之臣
▸ 逋逃之臣
▸ 社稷為墟
▸ 社稷壇
▸ 社稷主
▸ 社稷器
▸ 社稷神
▸ 市井之臣
▸ 四近之臣
▸ 茵席之臣
▸ 有功之臣
▸ 折衝之臣
▸ 杖斧之臣
▸ 宗廟社稷
▸ 稷蜂社鼠
▸ 曹社之謀
▸ 不臣之心
▸ 亡國之社
▸ 燒眉之急
▸ 社鼷
▸ 桑弧之志
▸ 三遷之教
▸ 社錢
▸ 社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