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床的意思

注音 ㄕˊ ㄔㄨㄤˊ

拼音 shí chuáng

基本釋義

⒈  見“石床”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石床「ㄕˊ ㄔㄨㄤˊ」

⒈  石制的坐臥器具。

唐·許渾〈寄題南山王隱居〉詩:「更憶前年醉,松花滿石床。」
《三國演義·第三五回》:「玄德見架上滿堆書卷,窗外盛栽松竹,橫琴於石床之上,清氣飄然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供人坐臥的石制用具。

《西京雜記》卷六:“魏襄王 冢,皆以文石為槨……中有石床,石屏風,婉然周正。”
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·夷水》:“村人 駱都 少時到此室邊採蜜,見一仙人坐石床上,見 都 凝矚不轉。”
《南史·宋紀上·武帝》:“帝素有熱病……坐臥常須冷物,後有人獻石床,寢之,極以為佳,乃嘆曰:‘木床且費,而況石耶!’即令毀之。”
唐 許渾 《寄題南山王隱居》詩:“更憶前年醉,松花滿石床。”
明 王守仁 《龍岡漫興》詩之五:“白雲晚憶歸巖洞,蒼蘚春應通石床。”

⒉  鍾乳水下滴而成的筍狀凝積物。

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石一·殷孽》﹝附錄﹞引 蘇恭 曰:“石床……生鍾乳堂中,採無時,鍾乳水滴下凝積,生如筍狀,久漸與上乳相接為柱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