睋而的意思
注音 ㄜˊ ㄦˊ
拼音 é ér
基本釋義
⒈ 須臾;頃刻;短時間。
睋而「ㄜˊ ㄦˊ」
⒈ 不久。
引《公羊傳·定公八年》:「孟氏與叔孫氏迭而食之,睋而鋟其板。」
引證解釋
⒈ 須臾;頃刻;短時間。
引《公羊傳·定公八年》:“陽虎 拘 季孫,孟氏 與 叔孫氏 迭而食之。睋而鋟其板。”
《公羊傳·定公八年》:“睋而曰:‘彼哉彼哉!’”
王引之 《經義述聞·春秋公羊傳》:“睋,讀為‘俄’,俄謂須臾之頃也……作睋者,假借字耳。”
王闓運 《龍中允妻熊氏墓表》:“今皇四載,國多溫沴,夫疾維幾,既窮醫禱。睋而有間,恭人暴卒。”
▸ 如是而已
▸ 日出而作
▸ 歃血而盟
▸ 蠕蠕而動
▸ 灑淚而別
▸ 去而之他
▸ 然而
▸ 柔而不犯
▸ 群而不黨
▸ 攘臂而起
▸ 若而
▸ 如響而應
▸ 染化而遷
▸ 傾耳而聽
▸ 施施而行
▸ 窮而後工
▸ 傾城而出
▸ 傾巢而出
▸ 屈指而數
▸ 取而代之
▸ 蹺足而待
▸ 曲肱而枕
▸ 輕而易舉
▸ 強而示弱
▸ 強而後可
▸ 謙尊而光
▸ 翹足而待
▸ 企而望歸
▸ 企足而待
▸ 起死人而肉白骨
▸ 鍥而不捨
▸ 貧而樂道
▸ 平心而論
▸ 破門而出